誤區(qū)1 便宜沒好貨,奶粉價格越貴質越好
如果你有認真上過高中的政治課,那應該有學過商品價格與價值的關系。商品的價值量由生產這種商品所耗費的社會必要勞動時間所決定的,而價格則是價值的貨幣表現(xiàn)。所以在理想狀態(tài)下,理論上“便宜沒好貨”,“一分錢一分貨”都是有道理的。
但是,這種心態(tài)被人利用了。你還傻傻地以為奶粉價格越貴,質量就一定越好?于是一個勁兒地買高價奶粉,如果不是土豪,估計每買一次都得抱怨一次“物價太高”了吧。
許多父母慨嘆奶粉價格貴,這其中不排除有些奶粉制造企業(yè)會利用消費者“便宜無好貨”的心態(tài),故意炒作價格。
奶粉價格和品質,并不能畫等號。從奶粉的配方角度來看,營養(yǎng)成分、含量配比基本是大同小異的,生產工藝(干法和濕法)也都基本相同。大家可以試著把奶粉成本拆成原料成本、生產成本、倉儲成本、宣傳推廣成本、銷售成本、物流成本等,一一進行對比。
一般說來,進口奶粉會貴一些,因為要額外分擔銷售、運輸、異地開啟市場等費用和關稅,而國產奶粉是據(jù)國情、人民生活水平與各類食品的比價,并延續(xù)以前國家統(tǒng)一的定價,所以價格相對就較低。但,這并不代表進口奶粉更好。
怎樣判斷奶粉好?還是要綜合考慮各項指標,光看價格高低定品質,只能說你圖樣圖森破啊。
誤區(qū)2 寶寶要補鈣,含鈣量越高越好
奶粉中的營養(yǎng)成分很多,比如鈣鐵鋅,比如維生素ABCD,比如腦黃金DHA……沒錯,這些都是營養(yǎng)成分,也確實是寶寶生長發(fā)育需要的營養(yǎng)元素,但,不代表奶粉中這些營養(yǎng)素的含量越高,奶粉就越好。
目前市場上的配方奶粉,不管是國產的還是進口的,只要0-1歲寶寶的,各種奶粉中含有的營養(yǎng)成分都大致與母乳接近。
以奶粉中的鈣含量為例,其實各廠家的配方奶粉原料牛奶本身的含鈣量差別并不大,但有些廠家為了尋找賣點,在天然牛奶當中加進了化學鈣,人為提高了產品的含鈣量,但過多的化學鈣并不能被人體所吸收利用,反而會使大便變得堅硬,難以排出,久而久之還容易在人體中沉淀,甚至造成結石。
雖然,有些品牌的奶粉中強化了某些營養(yǎng)成分,但除了喝奶以外,6個月以上的嬰兒還要吃輔食,許多營養(yǎng)成分在輔食中一樣可以得到補充。由此可見,父母在選購時,不必只是為了某一兩種營養(yǎng)成分而精挑細選了,更重要的是為嬰兒選擇那些質量可靠的廠商生產的配方奶粉。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(fā)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