立冬吃什么好呢?到了立冬,無論是南方人或者北方人都會以不同的方式進補,這樣才能讓身體更好的迎接嚴冬。那么你又是否知道古人在立冬吃什么呢?一起來了解一下吧!
立冬時斗指西北,太陽黃經為225度,時值公歷的11月7日前后,習慣上,我國民間把這一天當作冬季的開始。明天是立冬,冬季的開始,在這段時間里,有什么樣的風俗,我們應該注意什么,又該有選擇地攝取哪些食品來保養(yǎng)自己呢?
十月立冬,又叫“交冬”,時序進入冬令,民間有“入冬日補冬”的食俗。古人認為天轉寒冷,要補充身體營養(yǎng)。食人參、鹿茸、狗肉、羊肉及雞鴨燉八珍等。是較流行的補冬方式。也有的中藥店推出十全大補湯,即用十種滋補的中藥燉雞或其它肉類做成的補品。
古時此日,天子有出郊迎冬之禮,并有賜群臣冬衣、矜恤孤寡之制。即同立春、立夏和、立秋一樣,立冬日天子也要舉行迎冬的儀式。立冬前三日太史公告訴天子立冬的日期,天子便開始沐浴齋戒。立冬日天子率三公九卿大夫到北郊六里處迎冬。回來后天子要賞死事以安社稷,并且要撫恤孤寡。
滿族有燒香的習俗。立冬,秋糧一入庫,這個季節(jié)便是滿族八旗和漢軍八旗人家燒香祭祖的活躍季節(jié)。漢八旗的祭祀稱“燒旗香跳虎神”,滿八旗稱“燒葷香”。“燒葷香”5—7天,在操辦祭祖燒香的頭三天,全家人一連十天吃齋,不吃葷腥。
我國河東水西“老天津衛(wèi)”聚居地,立冬有吃倭瓜餃子的風俗。倭瓜又稱窩瓜、番瓜、飯瓜和北瓜,是北方一種常見的蔬菜。一般倭瓜是在夏天買的,存放在小屋里或窗臺上,經過長時間糖化,在冬至這天做成餃子餡,味道即同大白菜有異,也與夏天的倭瓜餡不同,還要藮醋加蒜吃,別有一番滋味。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(fā)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