三伏天
三伏天是什么?
三伏天出現(xiàn)在小暑與大暑之間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、悶熱的日子。
所謂的“伏天兒”,就是指農(nóng)歷“三伏天”,即一年當中最熱的一段時間??梢赃@樣理解:“伏”就是天氣太熱了,宜伏不宜動。
但是三伏天之所以稱之為“伏”,是因為也有不少寒冷因素在內(nèi)。
三伏天是什么時候?
三伏是中原地區(qū)在一年中最熱的三、四十天,三伏是按農(nóng)歷計算的,大約處在陽歷的7月中下旬至8月上旬間。
2016年入伏是7月17日,末伏最后一天是8月25日,共40天。初伏:7.17-7.26,10天;中伏:7.27-8.15,20天;末伏:8.16-8.25,10天。
伏天來歷:
伏天是按照我國古代的“干支紀日法”確定的。每年夏至以后第三個庚日(指干支紀日中帶有“庚”字的日子)為初伏,第四個庚日為中伏,立秋后第一個庚日為末伏,合起來稱為三伏。按陽歷計算則出現(xiàn)在7月中旬到8月中旬。此時我國大部地區(qū)是一年中最熱的時節(jié)。
伏天時間算法:
每年入伏的時間不固定,中伏的長短也不相同,需要查歷書計算,簡單地可以用“夏至三庚”這4字口訣來表示入伏的日期,即從夏至后第3個“庚”日算起,初伏為10天,中伏為10天或20天,末伏為10天。我國古代流行“干支紀日法”,用10個天干與12個地支相配而成的60組不同的名稱來記日子,循環(huán)使用。每逢有庚字的日子叫庚日。庚日的“庚”字是“ 甲、乙、丙、丁、戊、己、庚、辛、壬、癸”10個天干中的第7個字,庚日每10天重復一次。從夏至開始,依照干支紀日的排列,第3個庚日為初伏,第4個庚日為中伏,立秋后第1個庚日為末伏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酷暑臨近,連日來,醫(yī)院里感冒、發(fā)燒、頭疼、胃腸不適及上呼吸道感染的病人逐漸增多,有的老人還誘發(fā)了心腦血管疾病。如何防暑降溫呢?在此中醫(yī)院專家提供一些夏季防暑的小常識幫您安度盛夏:
1、少室外運動
夏天不提倡進行爬山等在室外、白天進行的劇烈活動,建議可選擇游泳、早晚慢跑等體育活動。
2、多喝水
要多喝白開水,并且要定時飲水,不要等口渴時再喝,口渴后不宜狂飲。應少喝果汁、汽水等飲料,其中含有較多的糖精和電解質(zhì),喝多了會對胃腸產(chǎn)生不良刺激,影響消化和食欲。
3、不宜過量飲酒
人體在夏季受氣溫影響極易積蘊濕熱,而濕熱過盛又是誘發(fā)皮膚發(fā)生瘡癰腫毒的病因,若大量飲白酒,更會助熱生濕,無異于火上澆油。
4、飲食不宜過于清淡
夏天人的活動時間長,出汗多,消耗大,應適當多吃雞、鴨、瘦肉、魚類、蛋類等營養(yǎng)食品,以滿足人體代謝需要。夏天的時令蔬菜,如生菜、黃瓜、西紅柿等的含水量較高;新鮮水果,如桃子、杏、西瓜、甜瓜等水分含量為80至90%,都可以用來補充水分。
5、午睡時間不宜過長
午睡時間過長,中樞神經(jīng)會加深抑制,腦內(nèi)血流量相對減少會減慢代謝過程,導致醒來后周身不舒服而更加困倦。
6、忌受熱后“快速冷卻”
炎夏,人們外出或勞動歸來,喜歡不是開足電扇,就是立即去洗冷水澡,這樣會使全身毛孔快速閉合,體內(nèi)熱量反而難以散發(fā),還會因腦部血管迅速收縮而引起大腦供血不足,使人頭暈目眩。
7、空調(diào)室內(nèi)外溫差不宜太大
使用空調(diào)室內(nèi)外溫差不超過5度為宜,即使天氣再熱,空調(diào)室內(nèi)溫度也不宜到24度以下。
8、不宜佩戴金屬首飾
金屬裝飾品中的某些金屬沾上汗水,所接觸到的皮膚可能出現(xiàn)微紅或瘙癢等癥狀,容易引發(fā)接觸性皮炎。
9、做好防曬
夏天出門記得要備好防曬用具,最好不要在上午10點至下午4點時在烈日下行走。如果此時必須外出,一定要做好防護工作,如打遮陽傘、戴遮陽帽、戴太陽鏡,最好涂抹防曬霜。
10、生活起居要規(guī)律
不經(jīng)常熬夜,保證充分的睡眠也是預防中暑的有效措施。睡眠時注意不要躺在空調(diào)的出風口和電扇下。
11、外出準備充分
出門還要隨身攜帶防暑降溫藥品,如十滴水、仁丹、風油精等,以防應急之用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三伏天是指在小暑和大暑之間,一年之中溫度最高、氣候最超市悶熱的一段時間。這段時間如果寶寶護理不當很容易生病受涼,所以家長要適當調(diào)理寶寶飲食,增強寶寶抗病能力。那么,三伏天寶寶吃什么好呢?
三伏天寶寶吃什么好:多酸多甘
三伏天寶寶應該多吃酸甜的食物。夏天酷熱高溫,人們喜歡喝冷飲,喝水多,導致濕氣侵入人體,而外濕入內(nèi),使水濕固脾,引起脾胃升降,令寶寶的消化功能產(chǎn)生障礙,出現(xiàn)積水為患,引起食欲不振等。
按中醫(yī)養(yǎng)生學的觀點,暑濕對脾非常不利,而味苦的食物具有瀉燥的功能,不宜多吃,因此日常飲食中應適當多食甘涼或甘寒為宜。
并且,夏季歸心,而心喜涼,宜食酸,所以寶寶夏季三伏天應適當?shù)囟喑砸恍┬运嵝蕴鸬氖澄铩?
推薦:
水果:菠蘿、西瓜等。
面食:可自制模具,將寶寶“厭惡”的面食塑造成水果、小動物造型,然后用全麥粉、豆粉、精白粉調(diào)配色澤;
肉類:雞肉、鴨肉、魚肉、動物肝臟等;
蛋類:雞蛋、鵪鶉蛋;
海產(chǎn)品:藻類。
三伏天寶寶吃什么好:補氣去火
三伏天氣溫高,不僅帶給寶寶身體上的不適,還容易導致火氣上升,這期間寶寶會表現(xiàn)出情緒煩躁、焦慮、易激動、失眠等,這些癥狀在醫(yī)學上稱為“夏季情感障礙”。
因此,“去火”也是夏日食補的必備功課。所以說,三伏天寶寶應該多吃補氣去火的食物。
祛火的食物:
上佳選擇:苦瓜、西紅柿等性涼、清暑的蔬果;
同時,牛奶性微寒,可以補水、滋陰、解熱毒,也是“去火”良品。
狗肉、鴨肉更是夏季大補之良方。
推薦補氣去火食譜:
時素雞蛋:將黃瓜、木耳(或香菇)、雞蛋、胡蘿卜一起炒;
營養(yǎng)豆腐:將草魚(去骨)、木耳(或香菇)、碎豬肉、豆腐、玉米粒、青豆一起蒸。
三伏天寶寶吃什么好:新鮮干凈
三伏天寶寶飲食應該保持新鮮干凈。吃應季的食物水果。中醫(yī)認為,胃為后天之本。夏季人們常感食欲減退,脾胃功能較為遲鈍,此時不妨吃些新鮮蔬果。
新鮮蔬果營養(yǎng)素的構(gòu)成,一般是纖維素和糖分的含量各半,不僅可以有效地補充人體必須的能量和水分,其清爽的特質(zhì)也會讓人久食而不厭。
推薦:
應季蔬菜:青菜、黃瓜、冬瓜、油菜、青椒、番茄、胡蘿卜、檸檬、莧菜等
水果:桃子、西瓜等,時令的野菜蔬果,多食更是大有好處。
注意:
三伏天寶寶吃什么好:補水養(yǎng)生
三伏天寶寶還應該多吃湯湯水水來養(yǎng)生。中醫(yī)理論中夏為陽,夏季是陽盛陰衰之季,也正是人體陽氣旺發(fā)之時,人體陽氣,在夏季有欲升欲旺的趨勢,體內(nèi)凝寒之氣處于易解的狀態(tài)。
三伏天,人稍勞作或運動,就大量出汗,接著產(chǎn)生強烈的口渴感。而寶寶也因為運動導致大量出汗,因此,補水養(yǎng)生便成為三伏天的重中之重。
媽媽們要特別注意:
三伏天時期,兒童的脾臟功能弱,對含激素、添加劑多的食物解毒能力差,因此應盡量少吃韭菜、豬肉、扁豆等,做明目用也要少食肝臟,最好用羊肝代替豬肝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1、多吃苦味食物
“凡和,春多酸,夏多苦,秋多辛,冬多成,調(diào)以滑甘。”由于人們在飲食上嗜肥甘辛辣而惡苦味,往往導致人體陽有余而陰不足,所以一年四季均應適當進食苦味食品,三伏天尤其應多吃一些。
2、多吃粥和湯
三伏天飲食一般以溫為宜,早、晚餐喝點粥是大有好處的。很多粥都屬涼血清暑之物,食后既能生津止渴、清熱祛暑、涼血,又能補養(yǎng)身體。另外,多食點營養(yǎng)湯、涼拌食品、糟鹵肉、清燉肉湯(雞、鴨、鵝)、醋溜、醋漬泡菜等,既開胃又可補充營養(yǎng)。
3、天熱常飲保健茶
三伏天天氣炎熱,人們在工作之余,如果能喝上一杯甘涼可口的保健茶,頓時會覺得心曠神怡、渾身涼爽、暑熱即消。常飲的保健茶很多,其中以鹽茶、菊花茶最常用。
4、多吃新鮮的蔬菜和水果
夏季蔬菜營養(yǎng)豐富、種類齊全,而且大多有清涼祛暑的作用,所以應該多吃一些。以冬瓜而言,其味甘淡而涼,有清熱解毒、利水化痰、消暑解渴之功效。冬瓜的營養(yǎng)價值很高,無論是炒菜、做湯或做餡,都十分清淡,味美適口。其他如番茄、絲瓜、南瓜、黃瓜、西瓜等都可多食。此外,在食用新鮮水果蔬菜前,一定要清洗干凈。因為瓜果在收獲、運輸和貯存過程中常會遭受各種微生物致病菌、寄生蟲卵的污染。
因此,在吃瓜果之前,一定要認真清洗,然后再用開水燙一燙,以殺滅病菌或蟲卵,防止腸道傳染病和寄生蟲病。
5、飲食要清淡
三伏天一定不要吃得太油膩,飲食應以清淡平和為主。因為含脂肪多的食物,不但抑制胃酸分泌,而且刺激胃產(chǎn)生一種抑制自身蠕動的“胃泌素”,使食物在胃中停留時間延長,這樣就會感到腹脹,不思飲食,
而且由于三伏天體內(nèi)水分蒸發(fā)過多,消化液分泌大為減少,加之睡眠不足和夏天喜食寒冷食物等因素,胃腸消化功能減弱,如果再進食油膩食物,勢必加重胃腸負擔,影響消化。因此,根據(jù)夏季特點,應選擇清淡、爽口、易于消化的食物。
6、要少吃糖
多吃糖是發(fā)生癤癥的重要原因之一。血糖升高有利于金黃色葡萄球菌等化膿性病菌的生長繁殖,易誘發(fā)痱子、癤瘡、痛腫等皮膚炎性病癥。不少糖尿病人常并發(fā)皮膚癤腫,正是由于體內(nèi)糖代謝失調(diào)、血糖長期過高所致。
7、要多吃些消暑食品
有些食品可以減少體內(nèi)積熱,像西瓜、綠豆、山楂等,不但營養(yǎng)豐富,含有多種維生素和微量元素,而且還能止渴、利尿、祛毒、散熱、開胃,是夏季預防中暑的佳品。
8、必須補足的營養(yǎng)要素
因為在高溫環(huán)境中,人體組織蛋白分解增加,尿中肌酐和汗氮排出增多,從而引起了負氮平衡。因此,蛋白質(zhì)的攝取量應在平常的基礎上增加10%-15%,每天的供給量應達100克左右,其中以魚、肉、蛋、奶和豆類中的蛋白質(zhì)為佳,還須注重補充賴氨酸。
維生素:
三伏天出汗多吃什么好?因為高溫環(huán)境下維生素代謝增加,汗液排出的水溶性維生素會增多,尤其是維生素C。所以在三伏天,人體維生素需要量比普通標準要高一倍或一倍以上,而維生素B1、維生素B2、維生素C乃至維生素A、維生素E等,對提高耐熱能力和體力都有一定作用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三伏天期間,醫(yī)院里面的患兒也增多。如寶寶感冒、發(fā)燒、中暑、頭疼、腸胃不適甚至上呼吸道感染的。所以,家長要在三伏天期間做好寶寶的護理工作。那么,三伏天寶寶注意事項有哪些呢?
注意營養(yǎng)的補充
三伏天寶寶要注意營養(yǎng)的補充。
夏季三伏天期間天氣最為炎熱,很多寶寶可能都會出現(xiàn)食欲不振的現(xiàn)象,因此大部分家庭的食物都是以清淡為主。
但要注意的是:
1、如果太過清淡的話可能會導致寶寶營養(yǎng)缺乏,像魚、肉、蛋等這些食物還是都要食用的。
2、并且三伏天要給寶寶多喝白開水,生冷食物也要少吃,否則容易影響寶寶的腸胃消化功能。
再熱也要護住膝蓋
三伏天寶寶再熱,家長也要給寶寶穿護住膝蓋的褲子或裙子。
原因:
1、三伏天父母一般都會給寶寶少穿點,甚至將大面積的皮膚裸露在外,這樣很容易造成寶寶曬傷。
2、并且如果穿著膝蓋以上的短褲或短裙,很容易在不知情的情況下受涼,為將來的生長發(fā)育埋下隱患。
建議:
1、因此,三歲以下的嬰兒,最好能夠穿長度蓋過膝蓋的褲子和裙子。
2、如果衣服汗?jié)窳?,一定要及時更換。
開空調(diào)要注意濕度
三伏天寶寶待在空調(diào)房的時候,家長一定要注意房間的濕度。
很多家長都會問夏天天氣炎熱,寶寶能不能吹空調(diào)。其實空調(diào)是可以開的,但是怎么開也是有講究的。
注意:
1、首先一定要保證空調(diào)的干凈清潔,在吹空調(diào)的時候吹風口要避開寶寶。
2、另外,每次開啟的時間就不要過長,每隔3-4個小時就要開窗通風,以保證空氣的新鮮。
3、在使用空調(diào)時要適當增加室內(nèi)的濕度,這樣更有利于寶寶的健康。
外出做好防曬工作
三伏天帶寶寶外出要做好防曬工作。夏天雖然天氣炎熱,但是寶寶的戶外活動還是不能少的。
建議:
1、如果在陽光過于強烈的時候出門,可以適當給寶寶涂抹一些防曬用品,但一定要是嬰幼兒專用且有質(zhì)量保證的品牌防曬霜。
2、另外,相比于防曬霜來說,給寶寶防曬最好的辦法應該是“遮”和“擋”,比如盡量在陰涼的地方活動,避開一天之中紫外線強烈的時段出門等等。
養(yǎng)陽避炎熱
三伏天寶寶要注意養(yǎng)陽避開炎熱。
原因:
1、三伏天人體的新陳代謝格外旺盛,人體陽氣外發(fā),陰伏在內(nèi),氣血運行亦相應地旺盛起來,并活躍于機體表面。
2、為適應炎熱的氣候,皮膚汗孔開疏,出汗較多,用來調(diào)節(jié)體溫。
3、加上人體陽氣旺于外,若暑熱過度,最先損害的就是陽氣。
建議:
1、因此,三伏天養(yǎng)生首先是要避炎熱。盛夏紫外線強度大,進行室外工作和活動時,盡量避開烈日熾熱的正午。
2、帶寶寶外出的時候一定要戴一頂遮陽帽,抹上防曬霜等護膚品,同時攜帶一些涼茶、藿香正氣水等清涼解暑物品,以防不慎中暑。
食要清淡少生冷
三伏天寶寶飲食還要注意清淡,少吃生冷的食物。三伏天飲食養(yǎng)生應以清淡為原則,以質(zhì)軟、易于消化的食物為主。
建議:
1、清淡飲食能清熱、防暑、斂汗、補液,還能增進食欲,在菜肴里加點醋能提高胃酸濃度,增進食欲,并促進消化液的分泌。
2、平時應多吃新鮮蔬菜瓜果,既可滿足所需營養(yǎng),又可預防中暑。
注意:
三伏天有些人喜歡吃生冷食物,這種外熱內(nèi)冷很容易讓胃腸受涼,出現(xiàn)腹痛、腹瀉等不適。所以,吃冷飲要適度,不可偏嗜寒涼之品。
養(yǎng)心還要重“養(yǎng)神”
三伏天寶寶要注意養(yǎng)心、養(yǎng)神。在中醫(yī)理論中,人體五臟,心與夏季相應,心臟主血脈,主神,與血液運行和血管以及精神情志密切聯(lián)系,并司屬汗液。
原因:
1、由于三伏天天氣炎熱,心火亢盛,容易產(chǎn)生急躁、倦煩的情緒,從養(yǎng)生保健的角度出發(fā),“躁”宜“清”之。
2、夏季要保持清靜愉快的心境,切忌發(fā)怒,使人體氣機通暢,順應自然。
建議:
1、夏季養(yǎng)心重要的是養(yǎng)“心神”。盡量保持樂觀情緒,注意預防懈怠厭倦、惱怒憂郁等不良情緒的產(chǎn)生,做到神清氣和,心胸寬闊,精神飽滿。這樣有助于培養(yǎng)良好的興趣愛好和樂觀的性格。
2、如果條件許可,還可以參加夏令營、外出旅游、消夏避暑等活動,既可開闊心境,又能達到強身健體的目的。
運動要適度
三伏天寶寶運動要適度。三伏天要適當進行活動,使體內(nèi)的陽氣,如同夏日之物候向外宣通發(fā)泄,有利于身體氣血運行,保持健康的體魄。
注意:
但也因為三伏天炎熱,人體新陳代謝旺盛,氧耗量大,運動時最好要控制好強度,不宜大汗淋漓,精疲力盡,以防上疾病的產(chǎn)生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三伏天出現(xiàn)在小暑與大暑之間,是一年中氣溫最高且又潮濕、悶熱的日子。在這段時間里,家長要特別注意以下三種最容易威脅寶寶健康的常見病。
1、中暑
一到高溫天氣,最常見的病就是中暑,特別是三伏天。寶寶中暑的原因有很多,比如受陽光直接暴曬,或者在高溫、悶熱且通風條件差的室內(nèi)或者悶熱擁擠的人群中逗留。
中暑一般會表現(xiàn)為:
頭暈、惡心、嘔吐、心慌、出汗、發(fā)熱、乏力、皮膚灼熱、腹瀉、胸悶、煩躁不安,嚴重者會有昏厥、痙攣等癥狀。
寶寶中暑預防:
日常居室要注意開窗通風,用電風扇或空調(diào)降低室溫。給孩子穿寬松透氣的服裝,帶寶寶外出時要躲避烈日,正午前后兩小時最好不要外出,外出時戴遮陽帽。家長別等到寶寶渴了才給水喝,飲食上可以給寶寶吃些應季新鮮水果蔬菜。
2、腹瀉
氣溫一高,加上濕度大,食物易腐敗變質(zhì),再加上有些寶寶吃了冷飲,容易引起腹瀉,一般有惡心、嘔吐、腹痛、腹瀉、發(fā)熱等癥狀,嚴重者甚至會脫水、電解質(zhì)紊亂和休克。
寶寶腹瀉預防:
預防夏季腹瀉,關(guān)鍵是要防止“病從口入”——注意環(huán)境衛(wèi)生以及寶寶的用手、飲食衛(wèi)生。給寶寶喝的水要燒開,食物要熟透,從冰箱里拿出來的食物一定要熱透。
另外,如果寶寶缺乏維生素A,也會引起身體的免疫力低下,造成胃腸功能紊亂,繼而又會影響維生素A和胡蘿卜素的消化吸收,最終會導致較為嚴重的維生素A缺乏癥,甚至會影響寶寶的皮膚、眼睛健康。
因此,爸爸媽媽們要注意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。
3、呼吸道感染
三伏天里的高溫、強濕度很容易促使細菌生長、繁殖。寶寶的體溫調(diào)節(jié)中樞以及皮膚散熱、保溫調(diào)節(jié)功能都差。
特別是帶寶寶從戶外到室內(nèi),如果空調(diào)使溫度過低導致室內(nèi)外溫差過大,寶寶就容易患傷風感冒或者咳嗽等呼吸道感染。
寶寶呼吸道感染預防:
家長應盡量少帶兒童去人多、空氣不好的公共場所,同時要控制室內(nèi)溫度,還要注意給寶寶補充維生素A和D。
知識延伸:三伏貼配方
三伏天是一年中天氣最熱、氣溫最高、陽氣最盛的階段。在這個階段,人體腠理疏松,經(jīng)絡氣血流通,有利于藥物的滲透與吸收。三伏貼的配方根據(jù)病癥的不同而有所不同。
1、虛寒性便秘三伏貼配方
配方:巴豆2克,吳茱萸6克 ,肉桂3克,生姜汁少許。
2、支氣管哮喘三伏貼配方
虛貼方:黃芪、蒼術(shù)、沉香、肉桂、補骨脂等。
溫陽驅(qū)寒方:白芥子、細辛、甘遂、干姜、仙靈脾、延胡索、小茴香。
3、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三伏貼配方
配方:以白芥子、延胡索、甘遂、細辛、生姜作為基本處方,可結(jié)合既往的臨床經(jīng)驗和地域特點等進行加減。配伍加減常用的藥物有麝香、麻黃、肉桂、小茴香等。
相關(guān)文章:
懷孕二十一周,恭喜各位媽媽,艱辛的懷孕過程已經(jīng)過去一半了。懷孕第21周時,胎兒發(fā)育的更加完善了,媽媽們這時候孕期保健要做好,對日后的生產(chǎn)有很大幫助。這一周的營養(yǎng)也同樣很重要。本文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懷孕21周胎兒的發(fā)育情況、懷孕21周孕婦的身體變化、懷孕21周準爸爸注意事項、
寶寶1歲2個月一般開始學走路,可以扶著家里的家具一步步的走起來了,雖然走得不穩(wěn),爸媽不要急哦,1歲2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愿意開口說話,但是可以有意的聽懂爸爸媽媽的一些詞了,仔細觀察寶寶的成長變化,心里別提多開心呢。
冬季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現(xiàn)手腳冰涼的癥狀,一想到冬季的寒冷就害怕。那么手腳冰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(fā)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