你有吃過廈門的春餅嗎?廈門的春餅別具特色,原料和配料也十分豐富復(fù)雜,下面一起來聽聽廈門春餅的典故吧!
閩南一帶的春餅,別有特色,其中廈門的春餅,由于所用原料和配料最為豐富復(fù)雜,滋味亦鮮美異常,因而頗有盛名。
相傳明朝廈門同安人蔡復(fù)一,總督湖廣云貴的軍務(wù),整日批閱公文,經(jīng)常忙得無暇 吃飯。蔡夫人很擔(dān)心丈夫餓壞身體,便想出一個既不影響蔡公辦公,又不會讓他餓肚子的辦法。她用搟薄炊熟的面皮將菜包卷起來,讓蔡公可以右手執(zhí)筆,左手取食,邊吃邊寫,十分方便。后來,蔡公歸省故鄉(xiāng),把這種吃法流傳開來,春餅便成了閩南家常的名品了。
廈門春餅包裹的菜與云貴、兩廣的有所不同,佐料也不一樣。廈門春餅一般不用豆芽菜,而是用高麗菜、冬筍、胡蘿卜、青豆莢、三層肉,一概切成細(xì)細(xì)的絲,再摻進(jìn)蝦仁、海蠣,一起用重油炒,然后熬爛。最好是起鍋后、擱冷了,再熬第二遍,味道更加鮮美。佐料也特殊,要用一種生長于海中礁石上的海苔,俗稱“虎苔”?;⑻破鸷?、曬干、用油稍稍炒過,裝一盤,連同薄餅菜一道端上。包時先將虎苔鋪一些在春餅上,再鋪一些搗碎的花生貢糖,然后把薄餅菜、芫荽等擱上卷起。過去虎苔是非常大眾化的食品,有些窮人家還將其炒來下飯。近年來傳說虎苔能降血壓,頓時名貴起來。加上撈虎苔、曬虎苔是非常辛苦、麻煩的事,產(chǎn)量下降,市面虎苔竟罕見了。
至于其它諸般佐料,則酌量搭配,但很重要的一點(diǎn)是必須用扁魚干油酥調(diào)味。春餅皮則是用精面粉攤在平底鍋烤成,以薄和韌為好。包好餡子即可現(xiàn)吃,也有放在油鍋里炸過后,成為“炸春餅”吃的。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(fā)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