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冬季的養(yǎng)生品里有這樣一道名為鳳凰投胎的美食,是受到了很多人的喜愛的,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為大家推薦一下這道美味的做法:
豬肚一只,翻出里面,初步?jīng)_洗干凈粘液。下圖中類似于雞胗里面的黃色部位刮干凈
倒入面粉,大概能蓋滿整個豬肚,反復搓揉三四分鐘,里面都要抓到,用水沖洗干凈面糊。倒入食用油,繼續(xù)反復抓揉三四分鐘,再用清水沖洗干凈即可。如果還不放心,可以再用面粉洗一遍
豬肚外面的白色油脂部分用刀刮干凈,再次沖洗后就處理好了
土雞收拾干凈(可以參考這里),雞爪和脖子跟內(nèi)臟一起都塞到雞肚子里,再塞入姜塊和蔥段,最后把雞塞進豬肚里
取整粒胡椒約三十粒,塞入豬肚的空余處,用三到四根牙簽把豬肚的開口處縫合好
整只豬肉焯水后移入砂煲,加適量開水,大火燒開后轉(zhuǎn)中小火燉約40分鐘后轉(zhuǎn)小火慢煲80分鐘關(guān)火
取出豬肚,剪開,先將雞取出整只放回砂鍋,豬肚切成條狀,放回砂鍋里,加少少鹽,開火煮5到10分鐘即可
技巧
1、我這個是原味的胡椒豬肚煲雞,也可以用藥材來煲,比如可以放適量黨參、玉竹等,但胡椒就要少放。
2、一開始一定要用中小火滾半個多小時后再調(diào)小火慢煲,這是湯變成奶白色的關(guān)鍵。
3、最后回鍋煮幾分鐘非常重要,所有的香味都在那一刻才徹底激發(fā)出來,湯也在那一刻變得非常的濃郁。
特色
這道客家人都會做的家常菜,不知怎地被賦予了一個神奇的傳說(以下藍色字體來源于百度):據(jù)說清康熙時期,剛生完太子的宜妃因患長期胃病,產(chǎn)后身體虛弱,太醫(yī)們開出各種名貴補藥給宜妃吃,還是無濟于事。
后來,御膳房想到“藥補不如食補”的方法,于是把民間傳統(tǒng)坐月子吃雞湯的做法加以改良,把雞放進豬肚里加上名貴藥材燉湯,沒想到宜妃竟然胃口大開,調(diào)理一段時間即胃病痊愈。為嘉獎這道菜的去病強體和養(yǎng)生保健功效,乾隆(怎么康熙變乾隆啦?百度說的,不關(guān)我事)賜名為胡椒豬肚煲雞,從此在民間廣為流傳。
有意思的是客家民間流傳的名字“鳳凰投胎”盡顯帝王尊貴,而皇家御賜的“豬肚煲雞”卻更似布衣草根,這真是一件很奇妙的事情。
不管它是客家傳統(tǒng)名菜也好,是皇宮御膳房秘方也罷,豬肚煲雞的食補療效是經(jīng)過上千年的傳承和檢驗的,冬季補胃就從鳳凰投胎開始,好好呵護我們的胃!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(fā)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