意大利面
意大利面是風靡全球的美食之一,有人說是威尼斯商人馬可波羅來到中國后,見到了中國北方的面點后,將之傳回意大利,后來經(jīng)過改良才成為今天的模樣。
意大利面,又稱之為意粉,是西餐品種中國人最容易接受的。
作為意大利面的法定原料,杜蘭小麥是最硬質(zhì)的小麥品種,具有高密度、高蛋白質(zhì)、高筋度等特點,其制成的意大利面通體呈黃色,耐煮、口感好。所以,正宗的原料是意大利面具有上好口感的重要條件。除此之外,拌意大利面的醬也是比較重要的。一般情況下,意大利面醬分為紅醬(Tomato Sauce)、青醬(Pesto Sauce),白醬(Cream Sauce)和黑醬(Squid-Ink Sauce)。紅醬是主要以蕃茄為主制成的醬汁,目前是見得最多的;青醬以羅勒、松子粒、橄欖油等制成的醬汁,其口味較為特殊與濃郁;白醬以無鹽奶油為主制成的醬汁,主要用于焗面、千層面及海鮮類的意大利面;黑醬是以墨魚汁所制成的醬汁,其主要佐于墨魚等海鮮意大利面。 而意大利面用的面粉和我們中國做面用的面粉不同,它用的是一種“硬杜林小麥”,所以久煮不糊,這就是最大的區(qū)別。然后它的形狀也不同,除了普通的直身粉外還有螺絲型的、彎管型的、蝴蝶型的、貝殼型的林林總總數(shù)百種。
地道的意大利面都很有咬勁,也就是煮得半生不熟,咬起來感覺有點硬的狀態(tài),對于習慣了陽春面的中國人而言,大都是吃不太習慣的啦。重點在意大利面在以滾沸的汆燙時,一定要先加入一小匙的鹽,份內(nèi)約占水的1%,若少這個動作面條吃起來就只有外表有口味,而咬到里頭時就會覺得沒有味道,且很不好吃唷!當然,加入鹽還也可以讓面的質(zhì)地更緊實有彈性,而且另一個撇步是——汆燙好后,若要讓面條保有Q勁,千萬別用過冷水這個方法,而是要拌少許橄欖油喔!同時若汆燙好的面沒用完,也可拌好橄欖油讓它稍微風干后拿去冷藏。
都說吃面食容易讓人長胖,但意大利面是個例外。意大利人平均壽命長,且肥胖者較少,就與他們愛吃的意大利面密切相關(guān)。
意大利美食家和營養(yǎng)學家曾做過“面條與健康關(guān)系”的研究,結(jié)果表明,只要遵循正確的烹制方法和合理配料,就可既享受意式面的美味,又擁有好身材。其奧秘就在于,意大利面的原料是硬小麥。這種硬小麥既含豐富蛋白質(zhì),又含復合碳水化合物。這種碳水化合物在人體內(nèi)分解緩慢,不會引起血糖迅速升高。因此,意大利面條還被用來調(diào)控糖尿病患者的飲食。
意大利面的煮制過程很講究,一定要在水中加點鹽,這樣煮出來的面條才有“咬勁”。很多人覺得意大利面比中國的面條硬很多,其實,這也是和健康相關(guān)的。一來硬面充分吸收調(diào)料滋味更好吃;二來可以刺激咀嚼利于消化,非常適合減肥的人食用。
相關(guān)文章
1、金槍魚意面
原料:
主料:金槍魚(罐頭)、豆豉、意面
輔料:芝士粉、橄欖油、蘑菇、洋蔥、鹽
制作方法:
1.煮一鍋水,水滾后放橄欖油和鹽,然后把意面放入,煮約7分鐘。
2.鍋熱倒油,先下豆豉煸香,接著放洋蔥、蘑菇(洋蔥和蘑菇切絲),然后下金槍魚和意面一起拌炒。
3.最后撒上芝士粉即可。
2、意大利紅醬面
原料:150G的意大利直面、一個大西紅柿、一個小洋蔥、五瓣蒜
制作方法:
1.洋蔥和蒜切末,西紅柿剁成泥狀
2.燒油,放蒜末,爆香
3.放入洋蔥末,炒至洋蔥末由淺紫色變成白色
4.再放入西紅柿泥,翻炒片刻
5.關(guān)小火,蓋上鍋蓋,煮大概40分鐘,紅醬就做成了
6.開水下意大利面,煮十五分鐘,即煮至意面軟掉,中間沒有硬點,挑起來放在盤上,澆上紅醬。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(fā)吧!