寶寶攻擊行為
寶寶在同其他小朋友玩耍時,家長們會發(fā)現(xiàn)寶寶經(jīng)常會出現(xiàn)攻擊行為。寶寶出現(xiàn)攻擊行為時,家長們應該找出寶寶攻擊行為的真正原因,安撫寶寶的情緒,耐心教導寶寶,而不應該總是去呵斥寶寶。
寶寶攻擊行為是什么?就是在兒童心理學上,寶寶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“暴力”行為稱為兒童攻擊性行為。這種傷害他人的行為可以分為幾個不同的行為方式,一是直接的身體傷害,如打人、推人等;二是語言傷害,如罵人、嘲笑他人;三是間接的、心里上的傷害,如背后說別人的壞話、造謠等等。
根據(jù)攻擊的行為意向性,可把攻擊行為分為工具性攻擊和敵意性攻擊兩種。
工具性攻擊:工具性攻擊視為達到一定的非攻擊性目的而傷害他人的行為,比如寶寶采用踢、
打對方的方式來爭奪玩具,而爭端的起因主要是由物品和空間的爭奪引起的。
敵意性攻擊:敵意性攻擊是尤以傷害別人的行為,如以言語、身體或工具直接或間接地向他人施以攻擊,取得心理快樂、精神愉悅的一種方式,比如寶寶會在他人摔倒時進行嘲笑、打踢另一個人等。
值得注意的是,攻擊性行為在不同年齡階段的寶寶身上都或多或少有表現(xiàn),但隨著寶寶年齡的增長,其攻擊性的行為方式也會產(chǎn)生變化。因此,家長一旦發(fā)現(xiàn)寶寶具有攻擊性行為時,一定要及時加以糾正。
攻擊行為在學齡前和學齡兒童中非常常見。引起兒童產(chǎn)生攻擊行為的原因有很多,但大多數(shù)都不帶有真正的敵意,在多數(shù)情況下,他們只是覺得攻擊他人,就能得到自己想要的東西,或表達自己的不滿和氣憤。那么,寶寶攻擊行為的表現(xiàn)有哪些呢?
什么是攻擊行為?據(jù)專家介紹,在兒童心理學上,寶寶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“暴力”行為稱為兒童攻擊性行為。兒童攻擊行為的表現(xiàn),可分為三種,一是直接的身體傷害,如打人、推人等;二是語言傷害,如:罵人、嘲笑他人;三是間接的、心里上的傷害,如:背后說別人的壞話、造謠等等。
寶寶攻擊行為的表現(xiàn)主要就是孩子有暴力行為,喜歡攻擊別人,具體可以分為兩大類:工具性攻擊主要是為了搶奪物品或者空間而攻擊他人,并不是為了傷害他人。比如寶寶通過咬、推、打等攻擊行為,占有玩具或者活動范圍?!? 敵意性攻擊這種就是為了傷害他人而進行攻擊,主要通過語言、工具以及肢體攻擊他人,以得到心理以及精神上的滿足和快樂。比如寶寶在別人跌跤時嘲笑,直接打小伙伴,或者背后說壞話或者造謠等等。TIP:需要提醒的是,攻擊行為在大部分孩子身上都有體現(xiàn),而隨著年齡變大,其攻擊方式也有改變。所以家長一定要時刻關注寶寶,一旦出現(xiàn)攻擊性行為,就要及時阻止并糾正。
當寶寶出現(xiàn)攻擊行為時,家長可以用一種冷處理的方式來對付他的暴力行為——把他關在房間里,讓他平靜下來,再跟他講道理。還有,家長平時要監(jiān)控寶寶表現(xiàn)不好的行為,建立一套分數(shù)體系,當他做得好時,便可得到好分數(shù)、獎勵或某些特許;做得不好時,就得不到這些獎勵。
當寶寶與其他小朋友接觸的機會越來越多時,家長就會發(fā)現(xiàn),有時他們能一起玩得很高興,但有些時候,他們會鬧出一些小矛盾,甚至可發(fā)生攻擊行為。那么,寶寶攻擊行為產(chǎn)生的原因是什么?
1、語言表達貧乏
把自己的感受表達出來,對孩子來說是件很困難的事。也正是因為他不會說話或者說話說不清楚,無法和別人建立有效的溝通,所以他選擇咬人或是打人,來發(fā)泄自己的不滿情緒。因此,下次你看到孩子急切向你表達,但你又不能弄明白時,一定要好好安慰他,肯定的告訴他“別著急,媽媽會幫助你的”,這樣他就不會把怒火發(fā)到其他小朋友身上了。
2、寶寶的自衛(wèi)
有時候孩子打人是出于一種自衛(wèi),或是其他合理的原因??赡苁且驗樾∨笥褤屃怂哪唐?,或者有人先打了他,甚至有小朋友抓了他的頭發(fā)。寶寶決不會容忍自己被欺負,他會全力維護自己的利益,這只是一種本能。
3、寶寶口腔發(fā)育
寶寶口腔內(nèi)牙齒、肌肉得到不同程度的發(fā)育,他會喜歡把東西放到嘴里咬,可以幫他緩解口腔發(fā)育給他帶來的不適。另外寶寶在學習說話的時候,也很喜歡把能抓到的東西放到口中,當然也包括小朋友的胳膊或手。這僅僅是他感知事物的一種方式。好像只有這樣做他才能得到準確的認識。
4、寶寶的嘗試
很多爸爸媽媽都想知道,為什么一旦孩子們和玩具在一起時,就會出現(xiàn)可怕的哭鬧聲,為什么他們每個人拿到自己的玩具還不能安靜呢?答案很簡單,寶寶在玩耍的過程中,除了知道玩具帶給他樂趣之外,還意外的發(fā)現(xiàn)他的行為可以帶來不同的后果,“如果我打了其他的小朋友,就一定會有事發(fā)生”。所以他總是不斷嘗試用自己的行為影響周圍事物。
5、寶寶的空間感
小寶寶不能準確的把握空間關系。所以他經(jīng)常會發(fā)現(xiàn)自己被其他小朋友擠到一個小空間里。出于一種條件反射,他會不自覺地推開擋在他前面的孩子,或是對身邊的小朋友采取武力進攻的方式。這樣就可以確保自己有充足的活動空間了。
6、寶寶情緒不好
孩子在心情不好的時候也會選擇自己的方式發(fā)泄不滿情緒。比如在他餓了、累了、尿布濕了時,他的心情就會很糟糕,這時候最容易出現(xiàn)孩子之間互相打鬧。另外,孩子正在學習各項技能的時候,當他遭遇失敗時心情會跟著變壞,打人的行為就很容易出現(xiàn)了
相關文章
在兒童心理學上,寶寶所表現(xiàn)出來的“暴力”行為稱為兒童攻擊性行為,這是一種不健康的行為,因此,家長一旦發(fā)現(xiàn)寶寶具有攻擊性行為時,一定要及時加以糾正。那么,家長要如何糾正寶寶的攻擊行為呢?
1、傾聽寶寶,理解寶寶想要什么。當寶寶出現(xiàn)攻擊行為時,家長要運用反映式傾聽的策略,以發(fā)現(xiàn)寶寶出現(xiàn)攻擊性行為的真正原因,應把焦點放在“寶寶究竟想要什么”,而不是僅僅探究“寶寶為什么出現(xiàn)這樣的行為。
2、冷處理。當寶寶出現(xiàn)攻擊行為時,家長可以用一種冷處理的方式來對付他的暴力行為——把他關在房間里,讓他平靜下來,再跟他講道理,并教會他正確的處理方式。
另外,當寶寶出現(xiàn)攻擊行為時,家長絕不能出現(xiàn)以下的做法:
1、別出手打寶寶。告訴寶寶不使用暴力的最佳策略就是父母以身作則,別用暴力來控制寶寶的行為,不論寶寶犯了何種過錯,父母動手打他都是一個負面的影響遠大于正面的效益的手段。
2、別制造寶寶的罪惡感。寶寶有攻擊行為時,家長不能這樣大聲嚷嚷:“你讓那小朋友受傷了?!边@種說法或許有立即的效果,能讓寶寶馬上變得畏縮、安靜,但同時也嚴重傷害到寶寶的自尊,讓他對自己產(chǎn)生負面的看法。
懷孕二十一周,恭喜各位媽媽,艱辛的懷孕過程已經(jīng)過去一半了。懷孕第21周時,胎兒發(fā)育的更加完善了,媽媽們這時候孕期保健要做好,對日后的生產(chǎn)有很大幫助。這一周的營養(yǎng)也同樣很重要。本文給大家詳細介紹了懷孕21周胎兒的發(fā)育情況、懷孕21周孕婦的身體變化、懷孕21周準爸爸注意事項、
寶寶1歲2個月一般開始學走路,可以扶著家里的家具一步步的走起來了,雖然走得不穩(wěn),爸媽不要急哦,1歲2個月的寶寶雖然不愿意開口說話,但是可以有意的聽懂爸爸媽媽的一些詞了,仔細觀察寶寶的成長變化,心里別提多開心呢。
冬季到了很多人尤其是女性朋友容易出現(xiàn)手腳冰涼的癥狀,一想到冬季的寒冷就害怕。那么手腳冰涼到底是怎么回事呢?
還沒有人評論哦,趕緊搶一個沙發(fā)吧!